顯示具有 diary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diary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02 8月 2016

{Essay} 那些不寫下來就會忘記的小事(2016 Aug. 02)

(在大稻埕高建桶店買的竹製儲物箱)

1. 不曉得是否因為今年農曆過年比較晚,感覺過得特別快,一下子就三月,然後五月,八月,再過一季,2016 就要加上 1。那天無聊看著《2012》時在心裡嘀咕:奇怪,2012 這數字一點也不具未來感。就好像《環太平洋》裡怪獸出現海底是在 2013 年!當然電影的時空設定是一回事,人的感知又是另一回事。

25 7月 2016

{Essay} 那些不寫下來就會忘記的小事 (2016 Jul. 25)


1. 打開自家冰箱冷凍庫,差點被一團硬物質砸中腳的瞬間,我突然悟道了… 這個冷凍庫空間實在太小,該買一台新的冰箱嗎?不是,別存太多食物嗎?也不是。而是第二隔層裡的底片是時候移出了。

16 7月 2016

{Essay} 那些不寫下來就會忘記的小事 (2016 Jul. 16)


1. 跑步時聽的專輯還是那一百萬年以前會聽的,Bruce Springsteen的《Born to Run》。01〈Thunder Road〉是暖身用的,04〈Backstreets〉是撞牆期,感覺很累,05〈Born to Run〉是嗨歌,通常在這兒加速。06〈She’s the One〉後進入第二階段。好幾年前能跑完整張專輯,現在跑到 05 就覺得這位女士您可以休息了。

12 6月 2016

{Essay} 六月日常碎念


六月碎念。

14 3月 2016

{Essay} 每天都要走上這麼一段路


三月起便雷厲風行地埋首於書卷工作,經常過得日夜顛倒;小書房裡的光線整日都是季節未明的混沌,思考處於凝聚但遲滯的狀態。

20 10月 2015

{Share} 2015 秋日愛用的5款保養產品(文長)(updated 10/23)


自己用過的保養品從開架到醫美、到專櫃,十根手指加腳趾數不完。但我發現,二十芳齡時喜愛的牌子,跨過三十似乎漸漸不會再考慮,現今愛用的產品,邁入四十歲亦有可能不再適合。

15 10月 2015

{Share} 2015 經得起考驗的5款清潔產品(文長)


好久不見了大家,轉眼已一個月沒發文。今早打完果汁、吃完早餐,想來分享最近與清潔、化妝、及保養有關的女人心事。

首先,我不是很擅長選擇保養及化妝產品的那種人,經常不知什麼產品「適合自己」,大學一路過來亂用亂買,走了許多冤枉路,失敗經驗遠勝過成功,如今身邊許多產品,很多要歸功經驗豐富的好友的推薦。真心覺得姊妹淘很重要,不只有人討論,還能少花點冤枉錢!(美妝尤其是,保養的話則沒辦法取巧,適合他人的不一定適合你。)

14 9月 2015

台大 /// 八月

Untitled

23 6月 2015

/// 近日更新 ///

Untitled

19 1月 2015

與 Rolleiflex 的磨合期

Untitled

13 1月 2015

那些被閃光消滅的日子

Untitled

01 1月 2015

Farewell 2014, Hello 2015!

曾經,過年對我是很痛苦的事情;因為過年,就是「扮演好那個不是自己的自己」的同義詞。過年前,總是得先用一大堆正面的東西與心理建設填滿裡裡外外,好像積蓄足夠的抵禦力,才能坐上高鐵,面對身邊的人。而過年結束,最常有的感覺就是「鬆了一口氣」,「終於回到正常」。分裂的時候,只能顧著自己,免得它盡數破碎。

今年不一樣了。總算。心頭那塊沉重的石頭終於輕輕放下,裂解成淺海的白沙,久擰在心的不快終於因時光之河的長久洗滌而鬆軟;分裂成好幾半的自己,也浸潤在其中,悄悄癒合起來,總算有不必再假裝的完整感。隨著那樣的日子漸漸遠去,一塊黑暗的小房間,漸漸打開了窗,如果有朋友覺得,我有什麼不同,大概就是這樣了。但如果你問我怎麼辦到的,我只能告訴你,不要問,很恐怖。

也許,過去的 365 日,甚至過去幾年來的高低跌宕,做到什麼、沒做到什麼,獲得什麼、失去什麼,都只是個歷程,無論好壞,終究捏塑了今日的我們,終究豐富了我們的人生。如果能這樣看,很多原本雜七雜八的感受,的確都會瞬間變得清晰。對於自己要怎麼繼續,也更明朗。而長期仰賴的中醫師最近看到我,也終於滿意地微笑:「感覺妳變強壯了。」

是的,除了體質、心情,腰圍也有強壯的趨勢。

而今天早晨,2015 年我所意識到的最初始時刻,我人正坐在小書房裡發著呆,看一片如霧般朦朧的陽光,輕巧地落在腳指縫邊,腦海裡緩緩旋轉,想不起 2014 年 1/1 那天清晨,我在哪裡、在做什麼......

剛結束的 2014 年,是個好年。原本以翻譯為主的工作內容,年初卻因緣際會兼做起雜誌編輯。那段時間走過發稿、校稿、到印刷廠送印等流程,真的學到很多。接著,隨雜誌再兼起撰稿的工作--讀完書後,書寫與它有關的文章--對我這低級文青而言,這種工作實在有點夢幻;生嫩的我在過程裡吃到的苦頭,也自是不在話下。

再接著,有機會與出版社合作審書,任務是為其評估原文書是否值得簽下。這聽起來更美好--只要把一本書讀完,寫一篇心得給編輯就可以了;《真愛每一天》(All About Love)裡頭的女主角做的不就是這檔事嗎。

東拼西湊案源以維持日常開銷的接案人生,依舊鬆懈不得,偶爾也得忙著救國救民,悲天憫人一下,然後擠出時間去旅行、進行一個令人厭惡的小確幸的動作,上讀書會、暗房課、繼續拍點東西,囤積底片與冰箱與書櫃。

寫到這裡,才驚覺已經六點半??自己居然用了三個小時回憶??沉緬回憶果然是年紀大已經退休的人才適合做的事。文章結束前,腦海最後浮起的記憶則是這個:

有次與失聯許久的舊識在電話中聊起天來,一聊就是二十幾分鐘。中間有段對話好像是這樣:

友:「感覺妳還在嘗試很多東西?」
我:「嗯?...... 可能是因為...... 我一直想成為幾種人......」
友:「(大笑)幾種喔?不是一種就好?!人只有一輩子耶!」

頓時,才意識到自己的貪心。成為什麼樣的人,一直以來都只是為了自己。接下來,我也想為他人,再多做一些什麼。

2015 來吧。我雙手擁抱你。









14 11月 2014

彩色暗房與那裡有光

Untitled

02 11月 2014

GA 645 隨手拍與風格漫談

Untitled

30 7月 2014

黑白暗房 / 首次放相

03 7月 2014

黑白暗房 / 兼想攝影

這卷黑白是自己沖的,很有趣!

23 2月 2014

生活隨影

19 2月 2014

生日與時間作用力

時光平日總是帶著面具,躡手躡腳,在廚房乾掉的水漬中、盆栽日漸增厚的葉脈中、衣物日久摩擦中來回揉擰,等人真的意識到,它已是轟地一聲,把在過去暗處勤勉累聚的作用力一併發出,金亮地爆炸開來讓你無法直視,你感覺自己不是逐漸增長年歲,而是瞬間老成;那不間斷而逐漸使你遠離青春的時空段落,總是寫得不知不覺的。

就在這樣的不知不覺中,又來到自己的生之日。今日的我,「突然」虛長了一歲。

勉強回想著上一次清楚意識到自己年歲時,人是哪裡?記得我是在醫院。醫院的病歷表上頭,毫不客氣也絲毫未加掩飾地寫著 30.8 諸如此類的數字,當下心裡出現好比首次目睹蒼蠅幾萬個複眼時的震驚,而在心底握拳吶喊:「是有必要算那麼清楚嗎?連小數點都有?寫出來病會好得比較快嗎?」非常執迷地悲觀地,想抵抗歲月的演進。

如果說「長大」是讓我們找到力氣挺起胸膛去面對未知,那麼「成熟」是不是讓我們有力量面對必然會有缺陷的人生,在知道不及他人、令自己或任何人失望的時刻中對自己稍微寬宥一些,或淡定一些(例如據說當了媽媽後,不用櫻桃也能自然而然召喚出伸手打蟑螂的神力)?

今年的生日願望與年初的願望相同:希望能繼續磨潤自己的內裡,繼續把想完成的事情做到、做好。也希望過得更快樂、更常笑。

並且,還希望能體悟《wabi-sabi》書中提及的這種精神:
想過著簡單無求的wabi-sabi生活,需要付出努力和意願,也需要做一些艱難的決定。wabi-sabi讓我們知道,什麼時候做出選擇是很重要的;什麼時候不做選擇也很重要:順其自然。... wabi-sabi就是在「我們從物質中得到快樂」和「我們從不受物質拘束中得到快樂」兩者之間得到平衡。









01 1月 2014

Nikon 28ti 與張照堂

31 12月 2013

2013 我的十本書/ 良いお年を!


FB看到有個叫做「2013我的十本書」的活動,覺得挺有意思。我就每一本摘錄幾行印象深刻的文字,作為閱讀註記。

More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