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 8月 2014

打字機與怎麼樣的生活



今天在 fb 看到一則轉貼新聞:「湯姆漢克斯設計的 App 勇奪 iPad 應用第一名」,心裡半信半疑的同時,開始找其他原文的資訊來源。很快地,在 Good Housekeeping(《好管家》)的 fb 牆面發現相似的文章,原來的確是 Tom Hanks 的構想(再找人寫出程式)。喜歡打字機(和 Tom Hanks)的我二話不說便立刻去下載,裝到 ipad 上試用。

基本上打字起來的感覺很順暢;delete 按鍵真的能反向刪除打出來的字,相當程度融合了電腦輸入的方便,同時,每打一個字母還會有 Tom Hanks 描述的 SHOOK SHOOK SHOOK 聲音,過癮至極(註1)。

Hanks 2013年八月就曾在紐約時報寫了一篇文章(「I Am TOM. I Like to TYPE. Hear That?」),描述自己為何喜歡打字機(如今看來有宣傳自己 app 的意圖)。但是英雄所見略同,他提出的理由也完全是我喜愛打字機的理由,雖然我根本不用英文寫作。

第一個原因是:打字機的聲音「足以讓你在咖啡店打字時更惹人厭」("There's also the opportunity here to take your iPad to a coffee house and be really obnoxious with all the clickety-clacking" )(哈哈!)。說得更恰當些,是打字機發出的聲響是它迷人的地方。

擁有上百台打字機的 Tom Hanks,生動地描述了幾種聲音:不同於電腦的 TAP TAP TAP,打字機有 SHOOK SHOOK SHOOK、THICK THICK(Remingtons)、CHALK. CHALK CHALK(Midcentury Royals)、FITT FITT FITT(Smith Corona與Olivetti)的不同敲擊聲。喜歡哪一種,因人而異。(註2)

第二原因,是材質堅固的打字機,比起電腦鍵盤更需要手部肌肉施力。就像手寫字,會比打字更費力一樣(想像一下要一次寫出一千字的感覺)。有時人想要的就是這種費勁的感覺。奇妙的是,任何費勁的行為,其實會連動影響人的思考;因此喜愛打字的人會說:「它讓你慢下來,你必須想得更清楚。」(註3)

最後 Tom Hanks 說,打字機對他之所以迷人,是它的成品非常美;這勢必有前提的:那就是打出來的內容值得一讀。

我身邊有非常喜歡用打字機的人,他一直堅持到1990年代,才改以電腦寫作。我問過他,一旦打錯字怎麼辦?這是偏執的我最在乎的事... 而這問題的回答是:打錯了就在錯字母上重複打上「X」,或甚至另起新紙。此外,以打字機寫作,的確需要把零碎的概念與句子,想得更清楚更完整。不可諱言,因為修改非常麻煩,所以打字機使用久了,思考精準度似乎也會提昇。

我以前覺得,人們很矛盾,想要方便利爽的生活,又懷念過往,結果是什麼?結果是得以更先進的科技,去「模擬」逝去的東西,捕捉曾有的、無可替代的感覺。

現在我逐漸覺得,這可能是一個必要的平衡過程--沒有追求進步心態,科技就不會有進展,去蕪存菁(這點還有得辯論);而沒有逝去中的、或消亡中的東西,人們就看不出它可能有的價值。最終我感覺自己在其中所做的,其實就是為自己選擇,要以什麼樣的方式與態度生活。

---

[註 1] 電影《贖罪》的配樂裡就不斷模擬著打字機聲
[註 2] 針對這一點,這款 app 能再透過 in-app 付費(台幣 NT 150),讓追求不同感官體驗的人擁有其他字型與敲擊聲。
[註 3] 基本上,我自己很喜愛能手動操作、不靠太多電力的機械事物(縫紉除外),不過這個 app 在這一點依然無法充分模擬需要施力的特性。因為你的手指無論如何在 ipad 畫面上用力下壓,都無法感受按鍵往回推的彈性,app 也無法模擬出把字釘入紙張纖維中、銘刻入裡的重鎚感。

所以說誰能生產一下連接到電腦的「打字機鍵盤」啊?我一定買。


沒有留言:

Back More Ho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