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 4月 2016

{Travel} 河內初印象 // 4.


一日中午,雷雨來了。我們待在舊公寓改裝的飯店裡不出門;你在打盹我在玩手機。從陽台往下望,平時呼嘯而過的喇叭聲隨雨勢變強而慢慢隱遁,摩托車也好汽車也好,全躲入城市不知哪隻臂膀下,等這波雨過去。

我可以想見製作廚房用具的工匠們,在風雨中收起了擺在人行道上的機械工具,賣煙的小販托著腮幫遙想,挑擔賣著香蕉與芒果的婦女拿下斗笠、於平日走賣的街坊邊緣停憩。一間道觀/佛寺的小廟(門口一律插著金星紅旗)收養的母貓,與她四胎小幼貓,在雨來的此時,應當已找到躲藏之處,不必我們擔心。

雨停下時,我們才想到無論如何應當吃點午餐。懶懶散散地出門,不疾不徐。這幾日一直是這樣,不打算離開這個可能只消一日就能把重點看完的三十六條古街,甚至也沒興致報名當地一日旅行團,參觀1994年列為世界遺產的下龍灣。每日在飯店吃早餐,取了英文名的服務生到桌邊禮貌性問候我們今日行程時,我們總是聳聳肩,不知道,再看看。就這樣回答了四天。

先往南向去、傍晚打北邊回來。如果同條路繞了太多次,便繞過既定的,在下一個街角任意地轉彎。看看養在機車旁的公雞,垂掛在店家門口的十籠畫眉鳥,把空瓶罐當足球踢的孩子,削著芒果的白髮老人。這個陌生城市裡收納著與我們一樣平凡但活躍、同在這裡蓬勃吐息的生命。

空氣的污濁被洗清後,撒下的陽光特別輕盈如沙。不一會身上帶的隨身底片已用罄,卻還有大把的金燦豔陽沒能照下來。有些懊惱但也沒輒。一個像是背包客打扮的東歐人停了下來,開始與我聊手邊的相機。一個擦鞋的小販對著你死纏爛打,非得做你這筆生意不行。只是飯店手冊警告過要小心類似的伎倆,有可能對方拿了你的鞋子就不還你啦。

交通載具的噪音與聲響依然突出,紊亂裡保有它自己的韻律。街道上又發現兩種特別的喇叭聲,一種是來自救護車的、像玩具一樣的「嗡、嗡--」,另一種是來自銀色計程車,它像半透明的行動超音波,音質近似法國號,一按就是連續五個或十個「崩崩崩崩崩」(漸弱),除了車速透露它的不耐煩外,倒是有點可愛。有時我想,如果有天,這些喇叭聲全被政府給禁止了,不知道會不會反而覺得少了什麼。


#寫給時光的影像情書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Back More Home